杭菊病害介紹
圖/文 林秀橤
一、炭疽病
病原菌可由葉緣之自然開口侵入,呈褐色斑點,並向內擴大,病斑附近組織變黃(圖一),嚴重時易使葉片脫落。高濕時期發生嚴重,尤其大雨過後下位葉會發病嚴重至枯死(圖二)。核準登記使用藥劑有23.6%百克敏乳劑,通風良好可減低發病機率。
![]() 圖一、杭菊遭炭疽病侵入,病斑附近組織變黃 |
![]() 圖二、下位葉發病枯死 |
二、黑斑病
病斑首先出現在老葉,之後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全株1/3至一半以上葉片均罹病(圖三)。病斑為紫褐色斑點,病斑中心乾枯呈灰白色(圖四)。植株生長後期或植株較高、通風不良時較易發生。
![]() 圖三、一半以上葉片罹黑斑病 |
![]() 圖四、病斑為紫褐色斑點,病斑中心乾枯呈灰白色 |
三、萎凋病
罹病初期葉片褪色如缺水,以後整株葉片黃化並稍呈萎凋狀,後期植株轉為褐色(圖五),維管束有褐化現象(圖六)。發生於春末初秋間,尤其以夏季颱風過後最為嚴重。防治策略如尋找新植地、與水稻等作物進行輪作、拔除病株或將土壤酸鹼值調整在6.5以上可改善萎凋病的發生。。
![]() 圖五、罹病初期葉片褪色如缺水,後期植株轉為褐色 |
![]() 圖六、維管束褐化現象 |
諮詢專家:
專家姓名 | 單位 | 電話 | |
---|---|---|---|
林秀橤 | 中部分場 | 049-2855106分機200 | linsr@tbrs.gov.tw |
蕭孟衿 | 東部分場 | 089-551446分機227 | taitung030@tbrs.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