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

特用作物天然災害預防及復耕復育

低溫

低溫(寒流、霜害、凍害)之預防復耕及復育措施

低溫災害又可分為寒流(氣溫降至10℃以下)、霜害(溫度降至5℃以下)及凍害(長期持續在0℃以下)。主要是因大陸冷氣團南下,平地低溫降至10℃以下,在郊區空曠地帶、沿海、山坡地等因冷空氣直接侵襲、輻射冷卻效應影響或地勢較高,氣溫易降得比其他地區更低。低溫災害發生時間以每年12月至隔年4月上旬(晚冬茶及早春茶),一般以1、3月最多,2、12月次之。發生主要區域集中在南投、嘉義地區,臺北、臺中地區則零星發生。

1. 寒流:氣溫常降至10℃以下,茶樹即停止生長,低溫易導致茶樹生育遲緩及採收期混亂。

2. 霜害:溫度若降至5℃以下即可能造成霜害,茶樹葉面結霜,隔天經太陽曝曬後,嫩葉捲曲燒焦,即造成經濟損失。

3. 凍害:長期持續在0℃以下低溫,茶樹喪失生理活動,嚴重則造成茶樹受害或死亡。

預防措施:

  1. 容易發生低溫區域,應種植抗寒或耐寒品種,提高自身抵禦低溫能力。
  2. 建立蓄水池及自動噴霧系統,常見霜害區建議設置防霜扇。
  3. 迎風面可設立簡易防風網或防風牆,減緩風勢直襲。
  4. 低溫特報發佈時,及時在離樹冠面高約30公分以上處搭蓋棚架,覆蓋PE塑膠布、不織布、黑色紗網或在地表撒上薄層稻草以提高地溫,防止或減輕嫩芽凍害。
  5. 於冬季休眠期加強肥培管理,注意病蟲害防治,強化樹勢,提高對低溫的抵抗力,另外施用有機肥亦可提高地溫。

復耕及復育措施:

  1. 受霜凍害之作物於天氣轉晴時,若成葉或嫩芽邊緣出現褐變,可即時摘除或修剪受害之枝葉,並加強病蟲害、水分與養分管理,重新培養樹勢。
  2. 受凍害程度較輕,宜採用淺剪,修剪程度寧輕勿深,儘量保持採摘面之一致;受害嚴重時應進行中剪或深剪乃至台刈。
  3. 晚冬或早春凍害發生後,更要重視肥培管理,施肥量應比原來增加20%左右,同時配合施用一定量的磷、鉀肥,對恢復樹勢和新芽萌發及新梢生長有促進作用。

若有凍土情況發生,於解凍後進行早春淺耕除草,疏鬆土壤,有提高地溫與促進新芽之萌發與生長效果。

幼木期凍害基部開列

(1)生育期:幼木期

(2)災害別:寒流(凍害)

(3)災損情形:茶樹基部樹皮開裂。
萌芽期寒流茶芽萌發焦枯

(1)生育期:成木期(萌芽期)

(2)災害別:寒流(低溫)

(3)災損情形:茶芽萌發時,出現焦枯狀。
生育初期寒流茶芽出現焦枯

(1)生育期:成木期(生育初期)

(2)災害別:寒流(低溫)

(3)災損情形:茶芽生育初期,出現焦枯狀。
成木至採收期寒流茶葉夜間霜害隔天陽光直曬東處焦枯

(1)生育期:成木期至採收期

(2)災害別:寒流(霜害)

(3)災損情形:茶芽夜間經霜害後,若隔天陽光直曬,茶行面東處容易發生焦枯。

參考文獻:

胡智益。2023。特用作物-茶樹。農作物天然災害損害率客觀指標 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編印。pp. 26-34。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2023。天然災害概述。農作物天然災害損害率客觀指標。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編印。pp. 6-8。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2023。特用作物天然災害預防及復耕復育措施。農作物天然災害損害率客觀指標。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編印。pp. 461-462。

 

諮詢專家:

專家姓名 單位 電話 MAIL
胡智益 作物改良科 03-4822059分機531  chihyi@tbrs.gov.tw
林金池 作物改良科 03-4822059分機501  jclin@tbrs.gov.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