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

常見問答集

首頁 > 常見問答集 > 安全衛生製茶廠
為符合安全衛生,包裝儲藏場(工廠)應具有之一般規定事項為何?

包裝儲藏場(工廠)應具有之一般規定事項如下:

1.應依使用性質及清潔度區分不同之場所區域,個別設置或加以區隔。

2.恪守原料、產品、包裝盒、袋等不落地原則,應裝入容器,置於地面時應有棧板隔開。

3.採用機械化包裝儲藏,以人工進行包裝作業時應盡量減少人員直接與原料接觸機會。

4.制定工作人員與機具之衛生管理守則,機具盡量採用不鏽鋼製。

5.產品密封包裝完整,並應正確標示原產地、有效期限、營養成分等。

為符合安全衛生,精製加工場(工廠)應具有之一般規定事項為何?

精製加工場(工廠)應具有之一般規定事項如下:

1.應依使用性質及清潔度區分不同之場所區域,個別設置或加以區隔。

2.恪守原料不落地原則,應裝入容器,置於地面時應有棧板隔開。

3.採用機械化精製加工,以手工進行精製加工時應盡量減少工作人員手部直接與精製後原料接觸次數。

4.制定工作人員與機具之衛生管理守則,機具盡量採用不鏽鋼製。

5.應設有集塵處理設備。

為符合安全衛生,製茶場(工廠)應具有之一般規定事項為何?

製茶場(工廠)應具有之一般規定事項如下:

1.應依使用性質不同之場所,個別設置或加以區隔,如茶菁原料倉庫、粗製茶倉庫等。

2.應依清潔度區分不同之區域,可區分為一般作業區、清潔區或準清潔區(管制作業區)及非食品處理區等,並有效隔離,如使用鹽化門簾。

3.恪守茶菁及原料不落地原則。

4.制定各場所或區域之工作規定及檢核表。

5.制定工作人員與機具之衛生管理守則,機具盡量採用不鏽鋼製。

6.定期檢測原料或機具設備之微生物、化學農藥殘留及重金屬含量等。

7.建築物應注意事項,如

 (1)門窗、出入口或換氣口應裝設紗網或防蟲網、捕蟲設備,破損時應立刻修補。

 (2)門口處可設立L型緩衝區或吹氣設備; 牆壁及隔間與地面接觸部位進行圓角化處理以減少灰塵堆積並易於打掃。

為符合安全衛生,茶菁原料進場之注意事項為何?

茶菁原料進場之注意事項如下:

1.確認進場茶菁符合安全採收期規定。

2.檢查每批進場茶菁原料的茶園管理履歷紀錄。

3.記錄每批次茶菁進場量、品種、茶菁品質等,並分批製作。

4.注意搬運車檯面是否雜有小石頭、土沙或遭油漬汙染等?

5.注意是否從場(工廠)外夾帶落葉、紙屑、金屬或塑膠袋等雜物進入?

6.注意裝載茶菁的茶簍或麻布袋是否雜有土沙或遭油漬汙染等?

7.注意堆置茶菁場所的清潔。

為符合安全衛生,採摘茶菁前、後之注意事項為何?

茶菁採摘前、後之注意事項如下:

1.茶菁採摘前

 (1)確定農藥安全採收期限已過。裝茶菁的茶簍、搬運車檯面不可殘留前次茶菁或污損。

 (2)採摘面清理,應注意有無落葉、羽毛、昆蟲、雜草、動物糞便、枯枝等。

2.採摘茶菁後

 (1)裝茶菁的茶簍或麻布袋不可污損、附著土壤或羽毛等異物。

 (2)檢視茶菁殘留機具零件螺絲、破碎刀刃片、油漬汙染等。

 (3)檢視採茶機具零件有無鬆脫與漏油等情形。

安全衛生製茶廠的建立重點為何?

符合安全衛生規範的茶葉製造工廠必須同時注重硬體設備及軟體制度,除改善廠房設施,並應建立管理軟體,確實施行相關的衛生及品質標準計畫、工作規定與進行檢核、履歷紀錄等。

建立安全衛生製茶廠的重點主要在於:

1.個別設置或區隔使用性質不同之工作場所,如日光萎凋場、室內萎凋室、殺菁室。

2.依清潔度或作業危險程度區分不同場所,如使用鹽化門簾或彩色膠布區隔一般作業區、清潔區或管制作業區及非食品處理區等。

3.防止異雜物與昆蟲的混入,如設置紗窗、捕蟲燈、捕蟲盒,牆腳圓角化及入口處設立吹氣設備。

4.制定安全衛生管理檢核表,依工作規定、原料製程及人員機具等項目設定,如「衛生管理與維護程序書」、「茶葉HACCP計畫書」、 「茶葉品質管制標準
 書」。尤應落實茶菁原料及成品不落地原則,並強化工作人員之自主安全衛生管理。

5.履歷紀錄的完整標示與保管。

共6筆資料,第1 / 1頁,每頁顯示20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