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

常見問答集

首頁 > 常見問答集 > 茶樹栽培
請問茶樹可否以盆栽方式在自家陽台種植?

茶樹可以盆栽種植,但土壤要微酸性,要有陽光,不要常澆水。

2~3年生茶樹,生長勢衰弱,為何原因?應如何管理?

茶樹幼年期的生長量呈倍增現象,極少開花,若新植茶園發生生長勢衰弱的不正常現象,較普遍發生的原因如下:

  1. 種植老袋苗:目前商業上所用扦插苗的土袋容量,只適合 1 年生以下扦插苗根系的發育,否則易產生盤根,造成定植後生育受阻,開花量大增的現象。請選用 1 年生以內的健康茶苗;若種植時,發現苗木盤根,應做人工修剪,再種植,如此可促重發新根,改善生長勢。現存問題茶園宜暫停採收,並注重肥培管理與夏季留養,讓樹冠早日成型,根系早日伸展,以恢復應有的生產競爭力。
  2. 土壤黏重:黏重的土壤會讓茶樹的根系難以伸長,局限了土體利用水、空氣及礦物養分的有效量,降低茶樹的抗逆境能力,使茶樹營養生長緩慢,開花量大增。應避免開闢黏重土地為茶園;若現有茶園土壤黏重者,宜每年多施有機肥,改善土壤通氣性,以恢復樹勢。
  3. 土壤pH值過高:土壤pH值過高,通常伴隨著鈣含量過高,並同時造成交換性微量元素的缺乏;除根系發展受到抑制外,並發生葉色不正常、落葉等現象,唯雖開花但量少。開園前應先檢查土壤pH值,避免使用鈣肥,如石灰、苦土石灰、骨粉、殼粉、血粉等。問題茶園經過檢測認定鈣含量過高者宜轉作;若鈣含量只是稍微偏高者,宜在根域多施用有機質肥,增加土壤CEC值,以改善各礦物元素比率。
  4. 物理傷害:茶樹樹皮遇物理傷害會變形結瘤,阻礙光合產物向根部輸送,因此降低根的活力與對水及礦物養分的吸收力,造成地上部碳氮比大增,不利茶芽萌發,卻有利於開花結果。通常此病癥在入秋後極為明顯,可分為單枝、單側甚至整叢開花,細觀其下必有結瘤處。此癥雖影響春茶生產有限,但影響冬茶生產極巨,降低茶樹近一半的生產力,應避免之。物理傷害來自噴藥管線、割草繩、鋤頭、強風、硬物與強行穿過茶叢等等。現有問題茶園宜探究產生原因,設法去除引起因子,如植防風林、小心茶園管理操作,並逐株剪除產瘤枝條,重新培養健康枝葉,以恢復樹勢。
  5. 病蟲危害:病蟲危害可分葉片、枝條與根部,請詳細參考相關茶樹病蟲害防治手冊,對症防治。
幼木茶園可間作何種作物?

可間作綠肥作物及植生草類。

台灣東部茶區何時常引發焚風?

台灣東南部茶區,由於受地形影響常易形成焚風,尤其夏季季節轉換期或夏秋颱風所引發之焚風現象。

茶園防旱的管理要點。

業者要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平常茶園要進行土壤耕耘,做好肥培管理與根系的護育,讓土壤鬆軟茶樹根群向下伸展發育良好,生長勢佳較能抗旱。

為何茶園會發生雞爪枝?

長年耕作施用化學肥料、噴灑除草劑、不曾中耕或深耕,造成土壤劣變、硬化,根群浮向表土,形成雙層根,若久旱不雨更加速茶樹生長衰退老化。

我有一公頃的土地想種植茶樹,如果我要種植台茶12號,請問需要多少株的茶苗、行間距及株距需距離多少為宜?

1.一般行距為 1.5~1.8 公尺、株距為 50 公分為宜。

2.每公頃約 1 萬至 1 萬 2 千株茶苗左右。

請問茶樹種植第幾年才可採收?

一般約在第三年後,始可輕度採摘。

請問茶樹是否需要修剪?何時修剪為宜?

為了茶樹生長發育整齊及管理上便利,一般在冬季採摘後,農曆冬至~大寒之間剪枝,依不同茶區氣候環境,略有所差異。

請問茶苗何時種植?茶苗最好是幾年生?

一般在冬季或雨季時種植,最好是有灌溉設施,茶苗以一年生為宜。

請問茶苗要如何購買?

可洽南投縣名間鄉農會推廣股。

如果我要自行繁殖茶苗,請問(1)茶苗的扦插時機大概是何時?(2)應該使用那一季的茶芽?(3)該剪多長?

1.扞插時期一般以 12-1 月扞插為宜。

2.品種純正健康母樹,夏季留養枝條至冬季,剪取枝條扞插。

3.扞插長度為 6 公分(一葉)。

請問目前茶樹繁殖的方式有那一種?

以扞插育苗方式,又稱無性繁殖。

請問目前臺灣栽種的主要茶樹品種有那些?

青心烏龍、台茶 12 號(金萱)、台茶 13 號(翠玉)、四季春

共14筆資料,第1 / 1頁,每頁顯示20筆
Top